奸臣号废了,我重开[重生] 坐堂(二)(1/4)

x,最快更新奸臣号废了,我重开[重生]最新章节!

孙县丞今天仓促投诚,多半是因着乐无涯那份虚造的供词。

直到开堂审案前,他仍不知道自己此次站队是对是错。

可在乐无涯掷地有声地吐出“验尸”二字来后,他腔子里的血都冷了。

若是太爷真有验尸的本事他当初为何不说

这半年,难不成全是他潜龙在渊、暗自窥伺,耍着自己这帮子人玩

不顾孙县丞满心的骇浪惊涛,乐无涯下令“刑房书吏张元正,取常小虎的案卷来。”

张书吏惴惴地看一眼孙县丞,并没等到他的反应,只好忐忑地去取案卷。

乐无涯来到常小虎身侧。

半年过去,常小虎尸身腐烂,头与脖子已然分离,骨殖森森,头顶还有片片蓬乱残发,一眼望去,煞是可怖。

乐无涯俯身在其近旁,面不改色,目光落在他颅顶、手掌、腿骨上。

将每块骨殖细细检视后,乐无涯下了两道命令“在屋内点上五盏灯,再去煮些沸水来。”

衙役们鱼贯送入灯来。

衙内增了灯火,愈发通明瓦亮。

而姗姗来迟的张书吏,也捧回了常小虎的案卷。

乐无涯“念。”

张书吏一眼接着一眼地瞧孙县丞,可他满腔的焦灼心情全抛给了瞎子看。

孙县丞眼观鼻、鼻观心,一言不发。

张书吏心都寒透了。

今天一早,他对孙县丞逢迎拍马,孙县丞还是受用无比的样子。

这一天之内到底发生了什么

他只好咬着牙,依令念道“死者常小虎口、鼻处有水沫溢出,腹内水胀。皮肤皮破血流,验为枝、石所伤,乃失足溺水而死。”

乐无涯“没了”

张书吏“是”

乐无涯冷笑一声。

好仵作。

草草一句话,便给一个人的生死做了决断。

他转问伏地不起的苏婶子“苏氏,你不肯下堂,我便也有事问你。你下葬时,可有动过常小虎的尸身”

苏婶子仰起头,木然道“小虎的身子是我擦的。”

擦洗尸身污物,换上干净的衣服,都是她亲力亲为,不曾假手他人。

“何人下葬”

苏婶子慢慢答说“几个乡亲邻居,住我家隔壁的蒋铁匠和俞木匠”

“运送时,可有磕碰”

苏婶子想一想,摇了摇头。

她没了儿子,身上又有了点钱,便请俞木匠搬了一口现成的棺材,来衙门收殓了儿子的尸身。

这两家人知道她孤苦伶仃,实在可怜,小心翼翼地帮她抬尸入棺,又抬到常家坟地里掩埋。

蒋、俞两家的婆娘也怕她寻短见,一路陪着她劝慰。

五个人,十只眼睛,都看到了常小虎顺利下葬。

乐无涯点点头“来人,请这四人到堂。”

可巧,蒋铁匠是眼看着苏婶子跑到衙门告状的,怕出什么事,就叫自己的婆娘李氏跟着瞧瞧。

她就在人群外头,正心焦地踮着脚往里看,就被传上了堂来。

她惴惴地跪在苏婶子身后,磕了一个头,不敢再多说一句话。

衙役去请其他三人了。

乐无涯指向常小虎半闭半合的牙齿间“齿间何物”

苏婶子小声答道“一颗珍珠,还有一块翡翠牌。”

乐无涯方才验时,看得真切。

这些都是压舌之物,是生者对死者的美好祝愿,为的是给死者求一个好的来世。

想到当初送葬的情景,苏婶子的眼泪成串滚落。

她还记得,自己把珍珠和玉牌塞入他口中时,念念有词,絮絮叨叨。

儿啊,下辈子不投王孙公子家,也瞧准些,投个殷实人家,莫来妈身边了。

乐无涯“何处采买”

她茫茫然答道“城南首饰铺叫金记的”

“采买可有记档”

见苏婶子精神不济,李氏壮着胆子应了“有的有的,金记那边出一样首饰,记一回档,是我民妇陪着她去的,首饰铺肯定还留着档呢。”

乐无涯“嗯”了一声,起身背手,路过师爷案前,淡淡吩咐“记。”

师爷提笔急录。

乐无涯“按礼,压舌之物置办一件便可,为何塞了两样东西进去”

苏婶子一时不知道怎么作答。

当时,她比现在还要茫然,也忘了当初为何往儿子嘴里塞了两样东西。

乐无涯也不急着诱导她去答些什么,只从尚仵作带血的工具箱里取出了一双薄手套,就着煌煌的灯照,将半烂的骷髅脑袋举起,对灯细照。

李氏倒抽一口冷气,抓住了苏婶子的右臂,生怕她护犊之情大发,冲撞了太爷。

到那时要是连坐,可不是闹着玩的

但苏婶子并没有扑上去阻拦。

她瞧得出来,太爷不是在狎玩小虎的骨殖,而是真在检查着什么。

衙外百姓有惊恐退缩的,有好奇地把脖子抻得老长的,想看个究竟,一时间,衙前微微起了骚乱。

衙役刚要喝止,便听乐无涯道“请三个冲在最前的人上堂。”

被挤在最前头的姜鹤“”

被点上堂去,他倒也不束手束脚,看了一眼骨头,心下便有了决断。

他借着满堂光彩,看向了这位闻人太爷。

在灯光映衬下,他隐隐看出,“闻人约”瞳色有异。

可不待他细瞧,那县太爷便似有觉察,转眼朝他看来。